民生实事可感可享 幸福生活触手可及
——武冈市积极推进民生可感行动工作纪实
老年人正在“长者食堂”享用午餐。
市民正在使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(交通卡)“一卡通”,乘坐公交车。
在武冈市“爱晚”老年学校,市民们正在上茶艺课。
武冈市城区航拍。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2024年,武冈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人民群众的“衣食住行、业教保医”等民生问题,以开展民生可感行动为抓手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——市民乐享晚年生活
“我们的队伍向太阳,脚踏着祖国的大地……”11月16日,在武冈市“爱晚”老年学校的教室里,传出阵阵悠扬的歌声,50余名老年学员正在声乐老师的带领下,练习合唱歌曲。这里是老年人学习、交流、娱乐的新天地。
“自从‘爱晚’老年学校成立后,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。”今年68岁的李女士说,她在这里报名参加了舞蹈班和书法班。“在这里,我们老年人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。”
该市“爱晚”老年学校配置了音乐室、舞蹈室、茶艺室、文学创作室和书法室等多间专业教室,室外还有乒乓球场和篮球场,全力满足老年人在声乐、器乐、舞蹈、书法、健康养生等方面的学习需求,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,也促进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。
今年来,该市因地制宜,建立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。依托养老院、美好社区、幼儿园、开放大学、小区物业用房等公共资源,深入推进老年助餐、日间照料、“爱晚”老年学校等民生实事。
“有了这‘长者食堂’,再也不用担心每天吃什么,生活舒心多了。”中午时分,走进该市法相岩街道紫甸村长者食堂,正准备用餐的老人杨银凤端着餐盘,竖起大拇指。食堂大厅内,不少老年人在这里享用午餐。食堂里菜品丰富,有荤有素,还有汤品,老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喜欢的饭菜。
紫甸村长者食堂是武冈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具体实践。为切实把这一民生“食”事办好办实,该市通过“政府补一点、社会力量出一点、老人就餐交一点”的运营模式,加大政策扶持、鼓励多元筹资,推动实现老年助餐服务持续发展,助力长者食堂持久“飘香”。目前,该市共建成1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,惠及老年人5300人。构建起了覆盖城乡、布局均衡、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“暖心饭”。
在居家养老方面,该市积极构建“居家+社区+机构”三位一体的链条式专业化养老服务模式,全市拥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家,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家,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26家,真正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学。
推进适老化改造
防滑地板、安全扶手、坐便椅……在迎春亭街道托坪村村民毛政民家中,刚刚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卫生间焕然一新。“有了这些设备,我们老年人生活方便、安全多了。”毛政民说。
给失能老人配备辅助用具、给肢体残疾老人配备轮椅、拐杖、给听力障碍老人配备助听器、佩戴防走失安全手环……2024年,通过资料排查、实地调研的方式,根据老年人失能等级与每户实际需要,武冈市按照“一户一策”原则为老年人家庭,制定个性化适老化改造套餐,对其居住环境的卫生间、浴室、卧室、客厅等关键位置进行适老化改造,配置必要设施器具,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和品质。
针对长期卧床、重病在家休息的经济困难失能老人,该市将其纳入重点监测对象,在安装家庭护理床、生命体征监测带的同时,与养老机构、医疗机构、社区服务等机构进行合作,将老人身体情况进行数据同步,协调推进医养结合,促进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。
2024年,该市投入60余万元对迎春亭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提质改造,打造中央厨房,配置棋牌室、理疗室、阅读室、书画室等功能房,使其具备全托、日托、上门服务、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。
同时,武冈市积极探索“村级老年人关爱专员+五助”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,组织116名关爱专员、86名志愿者,为失能老人提供助餐、助洁、助行、助浴、助医服务3.8万人次,延伸了农村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后续管理服务链条。城市旧貌换新颜
在该市老城区旱西门社区,经过近3个月的整治改造,曾经基础设施落后的社区,如今路面平整宽敞、排水系统得到修复、配套设施得以完善。“路面不积水了、车辆停放整齐有序、绿化带干净了……”细数着眼前发生的美好变化,居民刘晓云难掩笑容。她说:“这次老旧小区改造给排水、绿化、路灯、管网疏堵等基础设施都整改得非常好,让我生活更舒心了。”
旱西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,是该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,属集中片区改造项目,惠及12个小区、203栋房屋、522户人口。改造范围主要为社区内明、清和建国初期历史建筑内基础设施及小区外基础设施。改造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管网、电力通信燃气管线、环境整治、道路、消防、路灯等基础设施改造。
作为该市最古老的城区,旱西门社区内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和古街巷。因此,在此次老旧小区改造上,武冈市贯彻“应保尽保”“应留尽留”的保护理念,坚持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,改造了7栋历史建筑小区内基础设施,改造3条小区外道路等基础设施,改造1处生活广场。项目完工后,不仅最大限度提升了旱西门社区的人居环境,也恢复了原有历史建筑格局,实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。
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,武冈市还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,实施了武冈大道、乐塘路、庆丰路“三路”建设及云山国家森林公园、古城墙、中山堂等历史古迹的修缮保护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。同时,该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,建设美丽宜居乡村,打造幸福美好家园。
如今,漫步武冈城乡,处处是风景,满眼皆文明。城市街道干净整洁,交通井然有序;乡村田野阡陌纵横,屋舍俨然,居民们在房前屋后忙碌着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……政务服务“一键直达”
“现在办事真方便,通过手机就能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。”11月20日,在该市政务服务中心“一件事一次办”综合窗口,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市民刘女士用手机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。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不到2分钟,刘女士就顺利完成了认证。
2024年,该市依托“湘易办”平台建设,实现“一网通办”政务服务全覆盖,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落地实施,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。截至目前,该市上线服务事项718项;完成电子证照汇聚60类;注册用户数28.05万。方便企业群众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“掌上办”。
为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,武冈市将就业失业登记、社会保险登记、劳动用工备案登记“三个入口”登记合并为“一个入口”办理,面向企业推出了网上、网下一体化办理的“三合一”数字服务,通过“湘易办”“智慧人社”等平台,线上开设就业用工社保“三合一”数字服务专区,设置“我要找工作”“我要招员工”“我要办社保”三个服务场景,线下政务服务大厅开设“三合一”数字服务窗口,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,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。
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,该市将政务大楼一层300多平方米的政务大厅提质改建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专区。专区内设2个综合窗口和4个专窗。第一批17个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事项在相应专窗可咨询、受理、办理和评价,综合窗口可咨询、可受理,增设“帮代办”和“办不成事”窗口,为特殊群体提供舒心服务。
同时,武冈市将“新生儿出生”“就医”“入学”一件事的办理地点延伸至各大医院、学校,实现办事申请“一次提交”、业务办理“一网流转”、办理结果“多端合一”、办事满意度“统一评价”。线上企业和群众通过专区和“湘易办”就可以查阅办事指南、提交办事材料、得到办事结果。
武冈市还对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涉及的“好差评”“红黄牌”督办等建立了“专评、专督”机制,确保企业和群众线上线下办事都好办、快办、易办。各项民生实事落地有声
民生连着民心,民心凝聚民力。近年来,该市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,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,深入推进民生可感行动,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,以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回应群众期盼。
交通出行更加便捷。2024年,武冈市全面推进农村公路“三路”建设,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硬化、窄路加宽、安保工程、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等项目,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,群众出行更加便捷。截至目前,“三路”建设完成40.9公里,安防工程完成130.637公里。
“一卡”通用城乡。该市积极推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(交通卡)“一卡通”应用工作,全市所有公交车都安装了“一卡通”刷卡设备,持第三代社保卡(交通卡)的市民可刷卡乘坐公交车,实现“一卡在手,畅游武冈”。
幼有所育,幼有所教。武冈市大力发展普惠托育,积极构建起“幼儿园+托育”模式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各托育服务机构利用闲置学位和原有资源,陆续推出全日托、半日托、计时托等普惠托育服务,为孩子们提供1小时起步的“安全照护、早期启蒙、科学养育”幼儿托管服务,并根据幼儿兴趣及身心发展需求,开设了绘本阅读、建构游戏、花样篮球等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延时服务项目,进一步增强了托育服务的供给质效。截至今年10月底,该市共有各类托育机构35家,建有托位2560个,实现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4.13个。
一项项暖心举措落地生根,一件件民生实事开花结果。展望未来,该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